2025/08/08
二次元商业2.0:从“痛楼”打卡到“生咖”变现——次元商业的五级跃迁模型

二次元,作为近年线下商业的新物种,已从“小众人群的圈地自萌”,变为“大众商业的流量入口”。不少商业仍停留在“谷子零售”的初级阶段,普遍面临流量难转化、场景易同质、用户黏性弱等运营瓶颈。破局之道,在于重构思维,从五大维度实现次元系统升级。

一、二次元现象解读

1.二次元本质:以IP为抓手的粉丝经济

二次元的本质,是一场围绕IP展开的情绪共振与粉丝经济。它以ACGN(动画 Animation、漫画 Comic、游戏 Game、小说 Novel)为内容原点,将虚拟世界中的角色、剧情与设定,通过三维产品具象化、现实化,成为年轻人精神寄托与自我认同的载体。

早期二次元产品集中在“谷子”形态,主要包含8大商品,覆盖从收藏到日常的全消费场景:

● 满足硬核收藏的:潮玩、手办、卡牌、徽章;

● 强调日常陪伴的:捏捏、手账、积木、主题服饰等。

2.二次元核心客群:男白领和女学生

这些“圈地自萌”的产品受到年轻群体高度追捧。据数据显示,19-24岁的在读学生(46%)与年轻白领(35%)是当前二次元消费的主力军,Z世代的热情持续推高市场规模,也推动了“三月兽”“ Goodslove”“ Ipstar”等品牌快速崛起。

随着热潮涌动,实体商业迅速感知到二次元的流量势能,纷纷加入次元改造”大阵营。以上海百联ZX创趣场为代表的二次元主题商业,如雨后春笋般在一线城市陆续落地,中国实体商业迈入“次元时代”

随着热度转化为常态,二次元商业从最初的出圈尝试,走向更加理性与成熟的迭代阶段——业态、IP、场景、运营等正在悄然升级。

 二、破局之道:五大进化密码

1.业态重构:从"谷子货架"到"生活剧场"

从单一IP商品陈列到构建"物质+精神"双维消费场景。早期二次元商业,多以徽章、手办、盲盒等谷子零售为主。随着情绪价值崛起、产业链的日渐成熟,二次元商业不再只是IP橱窗,而是承担起“让用户走进IP世界”的角色,将二次元文化注入吃喝玩乐购的每一个环节,打造一个能够留客、黏客、互动参与的沉浸式生活方式场域

国内最早涉足二次元商业的玩家之一,百联集团已实现从“卖IP”到“做场景”的迭代。2024年12月,百联正式落地集团旗下第二座次元主题商业体——百联ZX造趣场,提出“次元PLUS”的运营理念,通过业态升级,构建 “次元生活方式样本”。那它是如何打造的呢?

百联ZX造趣场项目图  图源网络

首先,业态从二维零售到三维体验

ZX造趣场不再只是一个“谷子超市”,而是以“造、御、赏、诀、乐”五大主题贯穿B1至4F楼层,构建起一个横跨吃、穿、玩、购、拍的次元生活方式矩阵

二次元生活方式矩阵 图源网络

业态布局上,一方面聚焦Z世代的日常消费习惯,围绕三坑服饰、美甲美瞳、美妆造型、文具文创等品类,构建次元人群的“物质生活带”;另一方面引入沉浸式VR体验馆(X·META机遇时空全感VR乐园)、生日咖啡馆、COS摄影快闪店、主题书店(漫库)、IP集合店(Animate、模玩熊)等内容场景,满足用户对虚拟沉浸、角色代入和情绪共鸣的深层需求

ZX造趣场Rejet cafe “生咖”店 图源网络

从单一的谷子零售,到以内容驱动、场景沉浸为核心的体验式消费,ZX造趣场完成了一次由“卖产品”向“造世界”的业态跃迁。

ZX造趣场部分品牌门店图 图源网络

其次,次元首店引领次元潮流

在品牌布局上,项目引入超60家全新品牌商户,其中包括1家全球首店10家全国首店9家上海首店和近30家区域首店首店占比接近80%。如全球首家新海诚作品 café,将《你的名字》《天气之子》等作品中的光影美学搬入现实,成为无数动漫迷的朝圣地;全国首店 MUMULAND 主题餐厅,将热IP元素融入美食,解锁“拍照—打卡—吃饭—发圈”四连体验路径。

这些首店不仅拓展了商业内容的维度,更通过“IP × 体验”的方式,把二次元从虚拟内容转化为可感知、可体验、可消费的生活方式,极大提升了项目的话题热度与复购黏性。"当商业空间成为IP的物理延伸,消费行为就变成了情感投射"。

项目部分首店品牌门店图  图源网络

2. IP破圈:从"垂直圈层"到"泛次元生态"

从最初的《海贼王》《火影忍者》等经典漫画IP,到如今的偶像团体、汉服、Lolita、虚拟偶像、二创插画……二次元的内容边界正在加速外扩。曾经只服务于小圈层的“垂直IP”,如今已逐步泛化为能够打动更广泛Z世代的情绪价值载体。

在这场IP内容的破圈浪潮中,上海静安大悦城走出了一条极具代表性的路径。

上海静安大悦城项目图  图源网络

① IP布局:用“多元IP矩阵”扩大用户半径

2024年,静安大悦城全年落地56场国际热门IP快闪活动,其中45场为大陆或全国首站,全年带动商业销售额突破1.64亿元。其成功的核心在于精准拿捏了“垂直深耕”与“破圈引流”之间的平衡,一方面引入Jellycat、Hellokitty、黄油小熊等轻次元IP,扩大边界;另一方面继续深耕初音未来、名侦探柯南、犬夜叉等硬核次元内容,稳住核心圈层;以“你喜欢的我都有” 构建“泛二次元”内容IP场。

左图为Hello kitty IP,右图为Jellycat IP  图源网络
左图为初音未来IP,右图为名侦探柯南IP  图源网络

② 品牌组合:构建泛次元矩阵扩大营收

在IP的品牌组合上,一方面用潮玩星球、咕秋、Goodslove、三丽鸥等超40家二次元店铺接住纯二次元流量,同时用Jellycat、泡泡玛特等接住泛二次元流量,最后餐饮娱乐、潮流零售、生活服务等传统商场业态,构建次元文化和大众消费的融合模式。

这种打法,不仅有效扩大了用户池,满足不同兴趣群体的消费需求,也为项目场景渗透、跨业态组合创造了基础。

静安大悦城二次元品牌组合  图源网络

3. 场景革命:从"打卡地标"到"身份认同场"

传统的二次元商业,多将氛围集中在品牌门店内部,主要以橱窗陈列、主题装饰等形式呈现,整体空间缺乏系统联动与视觉延续。而随着年轻用户对沉浸感的期待日益提升,二次元文化也正从“局部装点”升级为“全场域共建”。 

杭州湖滨88项目图  图源网络

杭州湖滨88作为代表项目之一,以约1.6万㎡的空间,打造了一个贯穿全场的次元氛围场景,形成视觉、社交与情绪的三重沉浸体验。 

首先,次元氛围从经营空间延伸至公共空间

湖滨88将痛感贯穿全场,从橱窗大屏、廊道,到大门玻璃贴膜,再到入口通道的打卡点,层层渲染次元氛围。尤其是三楼梦幻的“公主殿下”专属洗手间与换衣间,巧妙融入二次元元素,成为打卡热点,与周边快闪活动相得益彰,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情绪入口。

杭州湖滨88项目沉浸范围打造实景图  图源网络

其次,场景功能从“吸引打卡”到“身份实现”

二次元的场景打造也由过去的吸引消费者打卡,转换为帮助消费者表达自我。二楼设有专为Coser准备的化妆妆造区、互动舞台以及扩列交流区,营造沉浸式参与氛围,为Coser群体提供展示与社交平台。

用户不仅能“看见二次元”,还能“成为二次元”,通过化妆、演出、互动,获得更强的代入感与归属感。

杭州湖滨88项目妆造区域 图源网络

4.运营升维:从"流量收割"到"情感绑定"

二次元商业的竞争焦点,正在从“流量收割”转向“用户留存”。品牌不再满足于一次性交易,而是通过打造长期主题空间、精细化社群运营与IP共创孵化机制,推动用户从“消费者”向“社群成员”身份跃迁,实现情感绑定。目前主要有两大方式:

①深耕圈层:线上线下联动,精细化运营

一方面,建立线上+线下的社群生态体系,另一方面将用户按兴趣标签(如Cosplay、同人创作、舞蹈等)分层,并针对不同圈层举办不同活动,如针对宅舞爱好者举办“随唱随跳”活动,面向硬核玩家开设“卡牌对战周”,以提升高价值用户黏性。上海百联ZX创趣场以此方式经营社群,形成高黏性社群生态。

百联ZX宅舞活动  图源网络

② 深耕内容:高频活动强化情感绑定

项目正不断通过“内容即场景”的运营逻辑,运用高频内容更新与消费者产生情感链接。上海静安大悦城打造“超级IP首发地”,以高密度IP快闪和多元互动形式,稳固其在Z世代心中的二次元消费目的地定位。武汉X118则以“月均20+场次元活动”的高频节奏运营,将随机舞蹈、声优见面会、动漫演唱会等沉浸内容常态化,把商业空间转化为年轻客群的次元文化展演平台,持续强化情绪连接与社群粘性。

左图为静安大悦城IP活动,右图为武汉X118举办的次元活动  图源网络

5.边界突破:从"一线战场"到"下沉蓝海"

研究显示,2023年以前二次元商业主要集中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;近年来,伴随商业模式日益成熟,正加速向苏州、佛山、泉州、嘉兴等下沉市场拓展。

二次元下沉市场的兴起,是品牌与年轻客群之间的双向奔赴。

一方面,随着信息壁垒的消解,非一线城市的Z世代群体具备了与一线相当的消费认知,正展现出强劲的购买力与鲜明的文化认同。他们对二次元有着旺盛但被忽视的需求。

另一方面,一线城市商业竞争将日趋激烈,不断推动品牌加速向下沉市场拓展。如HEYZAKKA黑扎咔潮玩谷社在苏州以紧凑型门店为载体,聚焦热门IP爆款;西安小寨银泰百货将20%商业面积改造为免费共享舞台,高校社团在此常态化举办宅舞活动,显著提升谷子客群的集聚。

HEYZAKKA黑扎咔品牌门店 图源网络

三、结尾

二次元商业本质是构建情感共同体。成功者不做IP贩售者,而是Z世代身份共创伙伴。当商业空间承载年轻人的自我表达,消费场即他们的精神据点。

打动Z世代的从来不是IP本身,而是他们能在其中看见自我、表达认同当实体商业乐意为他们发声,Z世代也乐意为你驻足。

粤ICP备202215115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