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上半年,从全球顶流的Labubu到深入人心的胖东来,从传统黄金的华丽转身再到非遗游的火热兴起,一系列现象引发了大众广泛关注。这些现象级商业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爆火密码?TBC拓朴思将拆解上半年的五大爆火现象,为实体商业的破局与出圈提供全新思路。
一、全球顶流Labubu:情绪经济下的时代宠儿
2025年上半年,一只尖耳朵、九颗锯齿牙的“丑萌”精灵Labubu,从香港艺术家的绘本角色,一跃成为席卷全球的现象级IP。
从流量数据来看,Labubu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百亿,小红书讨论量超2500万,持续霸榜各平台。商业价值方面,据数据显示,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营收从2022年2.63亿、2023年3.68亿,跃升至2024年30.4亿,实现了营收的飞跃增长。
为什么一个玩偶能够引发全球狂欢呢,主要原因有三:
①产品:用丧萌产品释放时代内卷压力
职场“996”“007”,年轻人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身心俱疲,他们渴望找到一个情绪的出口,来释放内心的焦虑与压力。Labubu的出现给年轻人在“卷不动又躺不平”的焦虑中,提供情感代偿。“表情丧+动作萌”的反差IP,正好成为年轻人情绪投射的出口。
②布局:因地制宜,全球定制助推
泡泡玛特在推广Labubu时,并没有直接将中国文化硬塞给全球消费者,而是采用了“在地化创作”的策略。
- 文化融合定制:保留尖耳、九齿核心特征,欧美强化哥特风、东南亚微调萌感;结合泰国公主配饰、西班牙斗牛士等当地文化符号推出联名款;
- 价格与价值在地化:依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购买力进行定价调整。欧美地区定价偏高,且定价是国内的 2 倍;在东南亚、拉美等新兴市场则推出低价盲盒(如折合人民币 30-50 元),降低入门门槛。
- 运营管理在地化:在美国、日本、新加坡等核心市场设立分公司,雇佣本地团队负责市场洞察与落地执行,如日本团队推出“迷你款”Labubu。